查看: 4455|回复: 0

[RedHat系统故障] 红帽RHEL8版本培训之使用VMware虚拟机软件安装linux系统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4990

20

主题

4

回帖

65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659
发表于 2020-10-9 2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逸学已用学习网-免责声明
【逸学已用学习网】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软件等等)都是按照“原样”提供,并未对其做过任何改动。但【逸学已用学习网】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逸学已用学习网】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本帖最后由 xiaoqiu 于 2020-10-11 02:18 编辑

目录:
一、下载VMware虚拟机软件及下载RHEL8操作系统
二、创建一台VMware虚拟机, 接着安装红帽8版本Linux系统(视频指导:暂时无 声视频,后期有空会配上音)
三、创建一台VMware虚拟机, 接着安装红帽8版本Linux系统(图解:超详细!步 骤图片指导有50张图左右,请耐心按步骤,一步一步操作)
四、重置root用户密码
五、RPM红帽软件包(介绍及常用命令)
六、Yum软件仓库(介绍及常用命令)
七、Systemd初始化进程(介绍及常用命令)

(提示:本篇文章是非常详细的,如果已经会的朋友,可以跳过看)
一、下载VMware虚拟机软件及下载RHEL8操作系统
VMware虚拟机15.5.1下载地址含注册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7byok0u0lRShqFga2Vnog
提取码:ywbd
红帽RHEL8版本系统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sMZvrzuluhcJ-flWxAD3w
提取码:ywbd


二、创建一台VMware虚拟机, 接着安装红帽8版本Linux系统(视频指导:暂时无声视频,后期有空会配上音)
如果视频看不清,可以通过网盘下载哦
(链接暂时不提供,因为我们还没录制声音。等我们录制完声音在公布给大家下载哦)



三、创建一台VMware虚拟机, 接着安装红帽8版本Linux系统(图解:超详细!步骤图片指导有50张图左右,请耐心按步骤,一步一步操作)
步骤一、打开VMware虚拟机软件


步骤二、点击软件左上角“文件”,然后点击“新键虚拟机”。(或者点击当前主页的“创建新的虚拟机”按钮)


步骤三、这里我们点击“自定义(高级)”。这样我们可以更充分的了解这台虚拟机


步骤四、当前界面“默认”直接点“下一步”,选择好了,我们点“下一步”硬件兼容性选择最新的会比较好


步骤五、当前界面我们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选择好了,我们点“下一步”(重要:一定要选择这个


步骤六、当前界面选择“Linux”,然后选择“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 64位”
因为本篇我们教大家安装红帽RHEL8,所以我们选择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 64位,如果



步骤七、当前见面,我们设置虚拟机名称为“linuxqiu”,虚拟机文件存放位置设置在D盘某个文件夹,如“D:\vm_linuxqiu”


步骤八、当前界面设置虚拟机的CPU核数,如“处理器数量:1,每个处理器的内核数量:2”
有些朋友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的电脑是4核4线程。那么我给虚拟机设置1核2线程,就是这么个意思。


步骤九、上面我们设置虚拟机CPU参数,这里我们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参数。这里我们设置2G(因为我们当前是测试环境,大家在实际环境中,根据现有资源来设置)


步骤十、当前界面我们设置一下虚拟机网络类型,这里我使用“桥接网络”的方式。(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三种网络方式)
第一种“桥接网络”:相当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与虚拟机网卡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从而可以通过物理主机的网卡访问外网。
第二种“网络地址转换(NAT)”:相当于虚拟机的网络服务发挥路由器的作用,使得通过虚拟机软件在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的“网络设置”中,创建的虚拟网卡访问外网,(虚拟机软件安装完成后,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可以看到虚拟网卡VMnet8,这个虚拟网卡就是作为虚拟机网络“网络地址转换(NAT)”使用的)
第三种“仅主机模式”:相当于虚拟机只能跟本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通信,虚拟机不能访问外网,但是我们电脑可以跟虚拟机互相通讯(虚拟机软件安装完成后,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可以看到虚拟网卡VMnet1,这个虚拟网卡就是作为与虚拟机网络“仅主机模式”使用的)
第四种“不适用网络连接”:顾名思义,就是虚拟机不能上网。


步骤十一、当前界面,我们选择“LSI Logic(L)”



步骤十二、当前界面,硬盘类型,我们选择“SATA”或“SCEI”两种方式


步骤十三、当前界面,我们选择“创建新虚拟磁盘”


步骤十四、当前界面,我们给虚拟机分配硬盘空间,这里我分20G,然后选择“将虚拟磁盘拆分成多个文件”(选择“将虚拟磁盘拆分成多个文件”的好处是方便复制整个虚拟机文件夹到另一台电脑使用)


步骤十五、当前界面,我们“默认”,直接点击“下一步”按钮。(磁盘文件名称按默认就好,当然也可以自己自定义。


步骤十六、当前界面是我们前面设置的虚拟机配置参数,确认没问题的话,我们直接点击“完成”按钮。


步骤十七、上面步骤点击“完成”按钮后,会跳转到以下界面,我们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按钮


步骤十八、打开虚拟机设置窗口后,我们在硬件选项中选择“CD/DVD”,然后点“浏览”按钮(这步骤的意思是:挂载我们的系统镜像,来安装系统,就类似我们拿着一张光盘,接电脑光驱中,等待进入光盘系统安装界面)


步骤十九、在电脑中,找到我们的系统ISO镜像,双击,就可以确定完成(或者选中ISO镜像,然后点“打开”按钮也可以挂载完成)


步骤二十、当前界面,我们确认一下挂载是否完成


步骤二十一、这里我删除不常用的硬件,如“声卡”(当然,根据大家的需求,如果你想虚拟机有声音,那就不删除它)


步骤二十二、这里我删除不常用的硬件,如“打印机”(当然,根据大家的需求,如果你想在虚拟机可以使用打印机,那就不删除它


步骤二十三、最后我们在确认一下虚拟机配置,如CPU、内存、网卡、CD/DVD光驱是否挂载了ISO系统镜像等。


步骤二十四、完成以上配置后,接下来我们开始安装红帽Linux8版本系统。当前界面我们点“开启此虚拟机”按钮


步骤二十五、当前界面,我们点击“Install Rad Hat Enterpries Linux 8.0.0”开始安装
图片中居中英文:Rad Hat Enterpries Linux 8.0.0(红帽企业版Linux 8.0.0)
第一行:Install Rad Hat Enterpries Linux 8.0.0
        安装红帽企业版Linux 8.0.0
第二行: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0.0
        测试此介质并安装红帽企业版Linux 8.0.0(简单的说,程序会检测安装程序的完整性并安装红帽企业版Linux 8.0.0)
第三行:Troubleshooting
        故障排除(简单的说,就是当我们Linux系统出现问题了,如果进不了系统了,那么我们可以进入这里修复)

图片中居中的英文:Press Tab for full configuration options on menu items(意思就是:按Tab键查看菜单项上的完整配置选项)


步骤二十六、加载安装镜像,等待时间大约在30~60秒,请耐心等待


步骤二十七、当前界面选择语言,建议大家还是选择“英文”如下图。我们直接点击“Continue”(继续)的按钮。
当前界面英文翻译:
WELCOME TO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0.0
欢迎使用红帽企业版Linux 8.0.0
What language would you like to use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安装过程中要使用什么语言?


步骤二十八、当前界面我们设置一下系统时间,所以我们选择“Time & Date”(时间和日期)。
英文:Time & Date(时间和日期
英文:Americas/New York timezone(美洲/纽约时区)


步骤二十九、当前界面,我们点击“shanghai”,然后设置一下当前时间。设置完成后,我们点击“Done”



三十、接下来我们点击“Software Selection”设置一下安装类型
英文:Software Selection(软件选择
英文:Server with GUI带GUI的服务器


三十一、进入界面后,我们选择“Server with GUI”(带GUI的服务器
左边选项翻译
英文:Server with GUI
      带GUI的服务器
      An integrated,easy-to-manage server with a graphical interface
      具有图形界面的集成、易于管理的服务器
英文:Server
      服务器
      An integrated,easy-to-manage server
      集成、易于管理的服务器
英文:Minimal Install
      最小安装
      Basic functionality
      基本功能
英文:Workstation
      工作站
      Workstation is a user-friendly desktop system for laptops and PCs
      工作站是一个用户友好的桌面系统,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
英文:Custom Operating System
      自定义操作系统
      Basic building block for a custom RHEL system
      自定义RHEL系统的基本构建块
英文:Virtualiz ation Host
      虚拟化主机
      Minimal virtuali zation host
      最小虚拟化主机

右边选项翻译
Add-Ons for Selected Environment
选定环境的加载项(下边都是功能选项,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勾选,。勾选完成后,等会开始安装系统的时候会一起安装上去


三十二、当前界面点击“Installation Destin”(安装目的地


步骤三十三、这里我们打勾“硬盘”,然后选择“Automatic”(自动设置分区
解释:这里我们暂时不选“Custom”(定制/手动设置分区)
      本站有专门介绍手动分区的方法及介绍


步骤三十四、点击“KDUMP”


步骤三十五、按照默认的勾选“Enable kdump”就好了。我们直接点击“Done”
介绍:如果系统一旦崩溃那么正常的内核就没有办法工作了,在这个时候将由kdump产生一个用于capture当前运行信息的内核,该内核会将此时的内存中的所有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收集到一个dump core文件中以便于Red Hat工程师分析崩溃原因,一旦内存信息收集完成,系统将自动重启


步骤三十六、以上设置完成后,我们点击“Begin Installation”(开始安装)按钮。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当前界面可以设置IP地址,为什么不设置呢?,这里我们暂时不讲,本站有专门配置IP地址的详细方法


步骤三十七、系统正在安装,当前界面我们可以设置一下电脑root密码以及创建一个用户


步骤三十八、点击“Root Password”


步骤三十九、输入完成后,我们点两下左上角的“Done”按钮
如果点一下“Done”按钮,当前界面下方会提示报错,英文如下:
Press Done again to use the password anyway(再次按“完成”以使用密码)


步骤四十、上面我们设置好了root密码后,我们继续创建一个用户。我们点击“User Creation”(用户创建)进入设置界面


步骤四十一、进入创建用户界面后,我们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然后点击“Done”完成按钮。


步骤四十二、等待系统安装完成


步骤四十三、系统安装完成,我们点击“reboot”(重新启动)按钮,重启我们的设备


步骤四十四、当前界面我们选择第一个就好了(默认5秒进入,心急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按回车键)


步骤四十五、第一次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勾选许可,我们点击“License Information”选项。
英文:LICENSING(许可
英文:License Information(许可证信息


步骤四十六、打开许可界面后,我们勾选“l accept the license agreemgent”(我接受许可协议)后,点击“Done”按钮。


步骤四十七、勾选完成许可后,我们点击右下角的“FINISH CONFIGURATION”(完成配置)按钮。


步骤四十八、进入红帽linux登录界面后,默认我们是看不到root账户的。所以我们需要点“Not listed”(未列出)选项。


步骤四十九、输入用户名“root”,然后键盘敲回车


步骤五十、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输入完成后,敲“回车”键


步骤五十一、系统“root”用户登录完成


四、重置root用户密码
步骤一、重启服务器或重启电脑设备,重新引导一下操作系统。
步骤二、引导到如下图菜单后,按键盘上下键,停止引导。停止引导后,我们选择第一个启动项内核名称上按“e”键,进入编辑模式。



步骤三、进入编辑模式后,按键盘上下键,光标移到linux ($root)开头的地方,按键盘上下左右键的“右”键,移动到最后 或 按“Ctrl+E”键,光标直接移动到最后,然后在最后输入rd.break,然后按Ctrl键+X键,进入救援模式。


步骤四、按步骤敲入以下命令,就可修改成功root密码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读写权限重新挂载硬盘驱动器
chroot /sysroot/    【运行 chroot来访问系统的根目录
passwd    【敲完passwd命令后,输入要更改 root 密码,输两次密码后。显示“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说明root密码重置完成了。如下图
touch /.autorelabel   【这句是为了使得selinux生效,否则将无法正常启动系统。最后敲reboot重启,等待重启完成,会有点慢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reboot   【重启设备】



五、RPM红帽软件包(介绍及常用命令)
    在RPM(红帽软件包管理器)公布之前,要想在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只能采取源码包的方式安装。早期在Linux系统中安装程序是一件非常困难、耗费耐心的事情,而且大多数的服务程序仅仅提供源代码,需要运维人员自行编译代码并解决许多的软件依赖关系,因此要安装好一个服务程序,运维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知识、高超的技能,甚至良好的耐心。而且在安装、升级、卸载服务程序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程序、库的依赖关系,所以在进行校验、安装、卸载、查询、升级等管理软件操作时难度都非常大。
    RPM机制则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RPM有点像Windows系统中的控制面板,会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文件,详细记录软件信息并能够自动分析依赖关系。目前RPM的优势已经被公众所认可,使用范围也已不局限在红帽系统中了。


命令
作用
rpm -ivh filename.rpm
安装软件
rpm -Uvh filename.rpm
升级软件
rpm -e filename.rpm
卸载软件
rpm -qpi filename.rpm
查询软件描述信息
rpm -qpl filename.rpm
列出软件文件信息
rpm -qf filename
查询文件属于哪个RPM



六、Yum软件仓库(介绍及常用命令
    尽管RPM能够帮助用户查询软件相关的依赖关系,但问题还是要运维人员自己来解决,而有些大型软件可能与数十个程序都有依赖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安装软件会是非常痛苦的。Yum软件仓库便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软件安装难度和复杂度而设计的技术。Yum软件仓库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分析出所需软件包及其相关的依赖关系,然后自动从服务器下载软件包并安装到系统。Yum软件仓库的技术拓扑如下所示。



命令
作用
yum repolist all
列出所有仓库
yum list all
列出仓库中所有软件包
yum info 软件包名称
查看软件包信息
yum install 软件包名称
安装软件包
yum reinstall 软件包名称
重新安装软件包
yum update 软件包名称
升级软件包
yum remove 软件包名称
移除软件包
yum clean all
清除所有仓库缓存
yum check-update
检查可更新的软件包
yum grouplist
查看系统中已经安装的软件包组
yum groupinstall 软件包组
安装指定的软件包组
yum groupremove 软件包组
移除指定的软件包组
yum groupinfo 软件包组
查询指定的软件包组信息



七、Systemd初始化进程(介绍及常用命令)
    Linux操作系统的开机过程是这样的,即从BIOS开始,然后进入Boot Loader,再加载系统内核,然后内核进行初始化,最后启动初始化进程。初始化进程作为Linux系统的第一个进程,它需要完成Linux系统中相关的初始化工作,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红帽RHEL 7系统已经替换掉了熟悉的初始化进程服务System V init,正式采用全新的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如果您之前学习的是RHEL 5或RHEL 6系统,可能会不习惯。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采用了并发启动机制,开机速度得到了不小的提升。虽然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具有很多新特性和优势,但目前还是下面4个槽点。

槽点1: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的开发人员Lennart Poettering就职于红帽公司,这让其他系统的粉丝很不爽。
槽点2: 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仅仅可在Linux系统下运行,“抛弃”了UNIX系统用户。
槽点3:systemd接管了诸如syslogd、udev、cgroup等服务的工作,不再甘心只做初始化进程服务。
槽点4:使用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后,RHEL 7系统变化太大,而相关的参考文档不多,令用户着实为难。

无论怎样,RHEL 7系统选择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因此也没有了“运行级别”这个概念,Linux系统在启动时要进行大量的初始化工作,比如挂载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启动各类进程服务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一个的单元(Unit),systemd用目标(target)代替了System V init中运行级别的概念,这两者的区别如下所示。




System V init运行级别
systemd目标名称
systemd 目标作用
0
poweroff.target
关机
1
rescue.target
单用户模式
2
multi-user.target
多用户的文本界面
3
multi-user.target
多用户的文本界面
4
multi-user.target
多用户的文本界面
5
graphical.target
多用户的图形界面
6
reboot.target
重启
emergency
emergency.target
救援模式


如果想要将系统默认的运行目标修改为“多用户,无图形”模式,可直接用ln命令把多用户模式目标文件连接到/etc/systemd/system/目录:
[root@linuqiu ~]# ln -sf /lib/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
如果有朋友之前学习过RHEL 6系统,或者已经习惯使用service、chkconfig等命令来管理系统服务,那么现在就比较郁闷了,因为在RHEL 7系统中是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服务的。表1-4和表1-5所示RHEL 6系统中System V init命令与RHEL 7系统中systemctl命令的对比,您可以先大致了解一下,后续章节中会经常用到它们。

表1-4            systemctl管理服务的启动、重启、停止、重载、查看状态等常用命令

老系统命令
新系统命令
作用
service foo start
systemctl start httpd
启动服务
service foo restart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重启服务
service foo stop
systemctl stop httpd
停止服务
service foo reload
systemctl reload httpd
重新加载配置文件(不终止服务)
service foo status
systemctl status httpd
查看服务状态
systemctl enable httpd        加入启动项

systemctl disable httpd       移除启动项

表1-5    systemctl设置服务开机启动、不启动、查看各级别下服务启动状态等常用命令

老系统命令
新系统命令
作用
chkconfig foo on
systemctl enable httpd
开机自动启动
chkconfig foo off
systemctl disable httpd
开机不自动启动
chkconfig foo
systemctl is-enabled httpd
查看特定服务是否为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list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httpd
查看各个级别下服务的启动与禁用情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逸学已用学习网-免责声明
【逸学已用学习网】本站上的所有软件和资料均为软件作者提供或网友自行上传发布,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合法权利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核实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允许回帖邮件提醒楼主

为逸学已用而生,逸学已用更懂你。 立即登录逸学已用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